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学校举办第十三场“明理青椒”沙龙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 工会   作者:周传耀,刘学莎     日期:   点击数:  

11月28日,学校举办第十三场“明理青椒”沙龙。国家杰青、学校副校长陈胜勇教授,国家杰青、新能源材料与低碳技术研究院院长丁轶教授作学术报告。国家杰青、副校长王铁,国家优青、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志明作为常驻嘉宾参加活动。



陈胜勇教授做“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专题报告,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与影响,以及机器视觉系统的核心理论和关键技术;阐述了科研团队在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场景,尤其是在系统中的目标物检测跟踪与运动状态分析方面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并展示了机器视觉在机器人、无人机、工业自动化、智能安防、智慧城市等领域和载体上的具体应用。



丁轶教授以“纳米多孔金属材料研究的一些体会”为题,分享了在科研方向选择、职业规划选择、科研团队选择的感悟和体会,特别是在做人做事中将科研从一份工作发展到一种追求,最终升华成一份使命的心路历程,并就青年人才发展、科研团队组建和可持续发展、跨学科协同创新等方面和学员们做了探讨,强调科研团队建设在当下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报告还就纳米多孔金属的材料体系、新颖特性、高效催化和新型电池等方面开展的广泛研究和学科交叉和青年教师做了重点阐述和深入探讨。

在交流研讨过程中,与会嘉宾、沙龙学员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与两位专家探讨了图像识别的原理与大脑神经元协作的异同、靶向药物使用对成像技术利用的可行性以及连续成像技术应用;纳米多孔金属的具体应用等问题。



王铁副校长总结强调,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科研团队和青年人才首先要有能够给自己“贴标签”的能力,明确个人研究方向,并在这一正确方向深扎下去;其次,要厘清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差异,指出应用研究过程中其高附加值和低成本的重要性;最后,鼓励青年教师要善于走出自己所在的“舒适圈”,在当前环境下,地方高校如何生存,教师个人如何发展,学科交叉融合是一条“强强联合”的共赢之路,要善于“走出去”和“引进来”,在基础研究、重大需求、关键瓶颈等方向孜孜求索,争取在重大科研成果、国家重大项目、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级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